網頁

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

[閱讀心得] 待在家裡也不錯

在探討成功的定義之後,我開始思考要尋找哪些成功的小泡泡。

我接觸到一個觀念:為自己訂小目標,並且說到做到,藉此培養自己的信心。
無獨有偶,在我最近看的書──待在家裡也不錯:過得還不錯的一年2──當中也提到了相似的觀念。

待在家裡也不錯:過得還不錯的一年2

作者葛瑞琴‧魯賓(Gretchen Rubin)從調整生活中的許多小細節來掌控自己的生活,進而可以得到快樂。


為什麼調整生活中的小細節可以得到快樂呢?
常常我們會為生活中許多沒有在意的點而煩躁或生氣,例如看到混亂的桌子、聽到別人講的負面的話、自己破壞了自己訂的要求等等,仔細思考起來又會覺得好沒意義喔,只是一點「小事」阿!
快樂不是你可以直接追求的目標,而是生活過得更好的間接結果。─ 葛瑞琴‧魯賓
這本書就是作者在自我對話當中,了解影響自己快樂或不快樂的因子,讓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變成他所想要的樣貌。

待在家裡也不錯這本書是葛瑞琴的快樂生活實驗的第二本書,這次她想要著重在「家」中。
詩人佛洛斯特(Robert Frost):「家是你不必費力去爭取來的。」─葛瑞琴‧魯賓
葛瑞琴在書中提出了她要在家裡執行的八條快樂真理,不論是場域或是快樂真理皆是以她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做為出發,正如她在文中不斷的強調:
只有在符合自己本性的基礎上,才能建立快樂人生。─ 葛瑞琴‧魯賓
因此找尋自己的本性是看完這本書後,開始自己的快樂真理前,最重要的步驟。

在她提出的論點中有兩項我印象非常深刻:
1. 要在不影響他人快樂的前提下,進行自己的快樂計劃。
理由很簡單,快樂要符合自己的本性,然而每個人的本性都不一樣,因此不能夠勉強(甚至是圖勉強)其他人一起執行自己的快樂計劃。
有時候我們會喜歡分享自己覺得很好的活動並且邀請別人參加,並且在別人拒絕時感到很傷心甚至反過來要求對方一定要參加,除了造成別人不快樂,看不出來會有其他影響...
當能夠接受這樣的想法之後,對於發起活動後大家的反應,也就更能夠坦然的接受了,這讓我覺得,很快樂。

2. 先有什麼樣的「行為」,才會有什麼樣的感覺。
例如想要成為一個體貼的人,就必須讓自己先做體貼的事情,自然而然就會變得體貼了。
這句話聽起來很理所當然,但常常都是想要怎樣的感覺,然後就以為會表現出這樣的行為,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無疾而終。

我有個願望,希望我是個學識淵博的人,所以我就計劃了每兩周讀一本書的計劃(這是第一本=D),而且我相信,我會達成「學識淵博」的感覺。
畢竟「設下計劃並且執行」這件事本來就是違背自己習慣的事情(如果自己本來就會去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特別去計劃阿!),所以持之以恆很重要。葛瑞琴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見解:
大家總傾向於高估自己短期能做的事,同時低估每天做一點、長期能做的事。─ 葛瑞琴‧魯賓
其實不需要規定自己必須在短期內完成很多事,把事情分段每天做反而能夠累積出龐大的結果。
成長的感覺以及朝向目標前進,對於快樂至關重大──跟達到目標同要重要,甚或更重要。
這跟我前篇所探討的「成功的定義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朝向一個終極目標前,是不斷的完成小的目標,進而完成(或趨近於)最終目標的樣子。
不過每天都要完成某件事有個陷阱:當想到「又有例行公事要做就好煩喔」的事情發生。
或許令人想不到的是,我發現放棄自制力最容易的方法之一,就是完全放棄。─ 葛瑞琴‧魯賓
這個見解非常有趣而且有幫助,因為減肥所以每天限制自己能吃的零食只有一包,或許不如告訴自己「完全不能吃」來的容易。就是嘗過了美好的滋味才會念念不忘阿!所以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或許才會是個好方法!

葛瑞琴‧魯賓是位學識淵博的女性,書中提到了很多有趣的研究和理論,讀起來既有啟發性,又增加了不少知識。
葛瑞琴‧魯賓提出的快樂生活方案皆是以改變生活的小細節著手,很貼近人性、很客製化、很簡單,重點是改善生活的品質真的對於追求快樂很有幫助。
我推薦給因為生活中許多無法掌控的事情、瑣碎的事情而煩躁的人看。

喜歡:●●●●
推薦:●●●●
易讀性:●●●●●

3 則留言:

  1. 哇!沒想到第二本也這麼有趣~看來我要把家裡的第一集找出來好好的啃完,然後接著看這本了!好多句子都可以寫下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呢!

    p.s. 這篇是有先寫再word再貼過來嗎?好像有些格式跑掉了.....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當然~
      而且我覺得心境不同,真的會看到不同的東西

      PS.那個是引用拉!看來格式要調整一下XD

      刪除
    2. 改好了~~~
      加了各種效果,感覺有點混亂XD

      刪除